一、实践操作题
1. 一指禅推法操作
步骤:
- 姿势:沉肩、垂肘、悬腕,拇指指端/罗纹面吸定穴位;
- 发力:前臂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屈伸(频率120 - 160次/分钟);
- 要点:压力均匀深透,移动时紧推慢移(如沿经络推进)。
2. 左寸口脉寻法操作
步骤:
- 受检者左手掌心向上,手腕垫脉枕;
- 检查者食指(寸)、中指(关)、无名指(尺)呈弓形布指;
- 寻法:指力从轻(举)→中(寻)→重(按)逐层探查脉象深浅。
3. 胃俞定位及提插补法
- 定位: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与肚脐水平对应)。
展开剩余80%提插补法:
- 直刺0.5 - 0.8寸,得气后针尖朝向脊柱(顺胃经);
- 重插轻提:下插用力重、速度慢,上提轻快,重复5 - 7次。
4. 承山定位及闪火罐法
- 定位: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(伸小腿时人字沟处)。
闪火罐操作:
- 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绕1圈(勿触罐壁);
- 迅速抽出,立即扣于承山穴;
- 留罐10分钟(局部瘀紫为度,治腰腿痛)。
二、临床答辩题
1. 五轮学说
五轮:对应眼部/对应脏腑/临床意义
肉轮:眼睑/脾/眼睑浮肿→脾虚湿困
血轮:两眦血络/心/目赤眦红→心火上炎
气轮:白睛/肺/白睛红赤→肺热
风轮:黑睛/肝/黑睛生翳→肝风内动
水轮:瞳仁/肾/瞳仁变形→肾精亏虚
2. 气的生成
来源:
- 先天之气:禀受父母(藏于肾);
- 水谷之气:脾胃运化饮食(核心来源);
- 清气: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气。
- 关键脏腑:脾为生气之源,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。
3. 血生成的相关脏腑
脏腑:作用/异常表现
脾:运化水谷→化生营气(生血)/血虚(面色萎黄)
胃:受纳腐熟→提供原料/纳差→血生成不足
心:化赤为血(心阳温煦)/面色无华
肾:精生髓→髓化血/精亏→再生障碍性贫血
肝:贮藏调节血液/藏血失职→出血
4. 失眠病机、兼症及意义
- 病机核心:阳不入阴,心神失养。
证型:兼症 | 临床意义
心脾两虚:心悸健忘、食少乏力 | 气血亏虚(归脾汤主之)
痰热扰心:烦躁口苦、胸闷苔腻 | 胆郁痰阻(温胆汤)
心肾不交:五心烦热、腰膝酸软 | 阴虚火旺(黄连阿胶汤或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)
肝火扰心:急躁易怒、目赤耳鸣 | 肝阳上亢(龙胆泻肝汤)
补充:心胆气虚证,选方安神定志丸加减。
5. 细辛的功效、用法、注意事项
- 功效:祛风散寒,通窍止痛,温肺化饮。
- 主治:风寒感冒(头痛鼻塞);寒饮咳喘(配干姜、五味子);风湿痹痛(独活寄生汤)。
- 用法:煎服1 - 3g(不过钱,2020药典标准);外用适量(研末吹鼻治鼻渊)。
- 注意:反藜芦(十八反);阴虚阳亢头痛、肺燥干咳忌用;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6. 大黄牡丹汤治疗的疾病及证候,大黄的作用
- 主治疾病:肠痈初起(急性阑尾炎)。
- 证候:右下腹疼痛拒按、右腿屈伸不利、发热恶寒、舌苔黄腻。
- 大黄的作用:
- 泻热通肠:荡涤肠中湿热瘀结(治本);
- 活血祛瘀:配伍丹皮破血散痈(消痈肿);
- 通腑排脓:促进脓毒排出(“以通为用”)。
发布于:江苏省新宝策略-线下配资公司-炒股咋加杠杆-国内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